半岛平台官方网站首页
【2025中超半程总结】 展现五大亮点, 联赛稳步前行... 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资本化条件是什么?... 2025年4月27日全国主要批发市场鸡蛋价格行情... 赛科希德2024年归母净利润1.13亿元 下降3.3%... 1cm胆结石, 重用紫苏, 轻松化掉, 能帮一个是一个!...
新闻动态>>你的位置:半岛平台官方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资本化条件是什么?

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资本化条件是什么?

发布日期:2025-06-23 21:20    点击次数:182

一、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涵义

对于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理解,需要把握两层含义:

首先是时间范围,其时间需要在固定资产达到预计使用状态至其报废处置范围内,为在该时间范围内发生的固定资产后续支出;

二是性质含义,其支出必须与固定资产息息相关,后续支出具体表现形式主要有修理、改良、维护和装修等。

二、企业会计准则关于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资本化条件的规定

《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第四条规定,固定资产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确认:(1)与该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2)该固定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第六条规定,与固定资产有关的后续支出,符合本准则第四条规定的确认条件的,应当计入固定资产成本;不符合本准则第四条规定的确认条件的,应当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应用指南规定,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是指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更新改造支出、修理费用等。固定资产的更新改造等后续支出,满足本准则第四条规定确认条件的,应当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如有被替换的部分,应扣除其账面价值;不满足本准则第四条规定确认条件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等,应当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固定资产会计准则及应用指南规定其后续支出采用两种会计处理方法。

一是资本化处理。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后续支出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直接计入固定资产成本,成为资产的一部分。其中,资产确认的条件有两个,分别是成本能可靠计量和可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在后续支出发生时,将原有账面上的减值准备、计提折旧和原价等进行转销,并计入在建工程科目,停止折旧,待资产达到可使用状态后,重新预计资产可使用年限,重新计算折旧金额,并将在建工程转入固定资产。值得注意的是,若在固定资产修理和改良等过程中,固定资产的某些部分被替换,需要在原账面价值基础上扣除对应价值。但值得注意的是,企业会计准则对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资本化条件只是给了一个会计确认的条件,但并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业务判断条件,从而企业需要自身根据其实际情况来界定固定资产后续支出资本化的判断条件。

二是费用化处理。不符合固定资产资本化后续支出条件的固定资产日常修理费用,在发生时应当按照受益对象计入当期损益或计入其他相关资产的成本。与存货的生产和加工相关的固定资产日常修理费用按照存货成本确定原则进行处理,行政管理部门、企业专设的销售机构等发生的固定资产日常修理费用按照功能分类计入管理费用或销售费用。

三、企业所得税税法及实施条例关于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资本化条件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六十八条规定,企业所得税法第十三条第(一)项和第(二)项所称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是指改变房屋或者建筑物结构、延长使用年限等发生的支出。企业所得税法第十三条第(一)项规定的支出,按照固定资产预计尚可使用年限分期摊销;第(二)项规定的支出,按照合同约定的剩余租赁期限分期摊销。改建的固定资产延长使用年限的,除企业所得税法第十三条第(一)项和第(二)项规定外,应当适当延长折旧年限。值注意的是,这里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是指不动产的改建支出。

从上述规定来看,企业对于不动产改建支出是否满足资本化条件界定的定性判断标准为,是否改变房屋或者建筑物结构,或者延长使用年限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六十九条规定,企业所得税法第十三条第(三)项所称固定资产的大修理支出,是指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支出:

(1)修理支出达到取得固定资产时的计税基础50%以上;

(2)修理后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延长2年以上。企业所得税法第十三条第(三)项规定的支出,按照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限分期摊销。值注意的是,这里固定资产是指除不动产以外的固定资产。

从上述规定来看,企业对于除不动产以外的固定资产的大修理支出是否满足资本化条件界定的定量判断标准为:

(1)修理支出达到取得固定资产时的计税基础50%以上;

(2)修理后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延长2年以上。上述两个条件需要同时满足。

四、关于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资本化条件的思考

综合考虑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所得税税法关于固定资产后续支出资本化条件的相关规定,企业需要在会计处理与企业所得税处理时需要注意判断标准,会计处理的判断标准为是否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而企业所得税处理的判断标准为不动产改建支出的定性条件,和除不动产之外的固定资产是否符合大修理支出的定量判断条件。

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所得税税法在固定资产后续支出资本化条件的规定的上述差异,理论上会导致在实务中出现4种情况:

(1)会计和企业所得税同时费用化处理;

(2)会计上费用化处理,而企业所得税资本化处理;

(3)会计上资本化处理,而企业所得税费用化处理;

(4)会计和企业所得税同时资本化处理。

第(2)种情况和第(3)种情况会导致企业所得税的时间性差异,从而增加会计人员在企业所得税年终汇缴清算方面的工作量。

总之,在会计实践中,企业应加强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会计处理与企业所得税处理之间的协调工作,加大对会计与企业所得税的时间性差异的关注,在保证财务信息质量的前提下,实现在合理范围内降低纳税成本,减少会计人员的工作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首页 半岛平台官方网站首页介绍 产品展示 新闻动态

Powered by 半岛平台官方网站首页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